玻璃幕牆漏水主要原因分析
玻璃幕牆漏水主要原因分析
玻璃幕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漏水是業主能夠*直接感受到和*日常煩惱的質量問題,多年來已成為玻璃幕牆中*常見的弊病之一。玻璃幕牆滲水原因非常複雜,涉及到設計、材料應用、施工和管理等各個方麵,應加強研究,製定有效的措施,綜合治理,防患於未然。下麵我們來分析幾種常見幕牆漏水主要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案。
一、屋頂玻璃幕牆漏水 2009年8月剛啟用的深圳中心區的xx旅大廈僅僅啟用半個月,在2009年07月19日的台風“莫拉菲”的那場暴雨中,玻璃幕牆屋頂漏水,其室內漏水程度類似小雨,室內被漏水淋得“濕漉漉的”,可見其漏水程度。據初步調查結果,“漏水應該是屋頂上麵的玻璃幕牆背麵連接處不夠密封。”此樓主體是單元式幕牆,高出屋頂約20米的玻璃幕牆采用的框架式明框玻璃幕牆! 我們從現場查看的情況來看,主要原因是玻璃幕牆背麵連接處不夠密封,就靠膠條密封,雨水就從幕牆配件滲漏到橫梁,再沿鋁主柱往下流(如下左圖)。後來,管理處安排工人玻璃幕牆背麵膠條密封處打上厚厚的密封膠,結果是,遇上暴雨還是有輕微的雨水滲漏現象。可能是明框玻璃幕牆雨水滲漏所致(下麵來分析),屋頂玻璃幕牆*徹底的解決方案應采用斷開的防水構造措施(如下右圖)。
二、明框玻璃幕牆漏水
這是一個典型的明框玻璃幕牆節點。實際工程中,都會有輕微的漏水存在,主要原因在,鋁壓塊一般是做成長度為50mm,每隔350mm放置一塊,鋁裝飾線條一般厚度為1.5mm,在雲線標記處, 鋁裝飾線條與玻璃之間打膠,因有些位置下麵無鋁壓塊及膠條,打膠應是無法有效控製質量,過個一兩年,密封膠易發生開裂等問題,使幕牆產生漏水、透氣!
解決方案:鋁壓塊應通長,有效控製打膠質量;其次采用推廣使用密封膠加膠帶的縫隙處理做法。
三、玻璃幕牆可開啟部分漏水
深圳中心區的xx旅大廈工程的開啟窗為70係列的掛鉤式隱框上懸窗,窗鎖選用多點鎖,平均每隻窗扇設有5全鎖點,分布均勻的鎖點,在關窗時,將窗扇均勻,有力地壓向窗框,使到窗的密封膠條有一定程度的均勻的壓縮量,可以講,在這種狀態下的開啟窗,本身雖然較好的水密性,還是有輕微的漏水現象。
解決方案:
1.我們在設計時,仍然根據等壓防水的原理,在窗頂部位設置了一條壓縮型的擋水密封膠條(上圖),這樣避免了雨水直接接觸到開啟窗的密封膠條,進一步有效地提高了開啟窗的水密性。
2.慎用掛鉤式隱框上懸窗,很多人不會使用風撐,使儘力氣拉風撐,把窗上麵的限位塊頂壞,整個玻璃開啟扇掉到樓下的事故就有幾起。
3.明框玻璃幕牆窗下部也是個防漏水的關鍵部位,應采用鋁通填充並鑲嵌膠條打上密封膠(見下圖)。其次就是注意開啟扇玻璃下端設置玻璃托件以避免結構膠受重力。
四、單元玻璃幕牆漏水
1、單元幕牆的三道密封線
⑴塵密線。為阻擋灰塵設計的一道密封線,一般由相鄰單元的膠條相互搭接實現,起到阻擋灰塵和披水的作用。在南方地區可以不設計這道密封線。
⑵水密線。它是單元幕牆的重要防線,通過幕牆表麵的少量漏水可以越過這條線,進入單元幕牆的等壓腔,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進入等壓腔水將被有組織的排出,冇有繼續進入室內的能力,達到阻水的目的。有時為了提高幕牆的水密性能,也可能同時設置多道水密線。
⑶氣密線。它也是單元幕牆的重要防線,由於水密線和氣密線之間的等壓腔和室外基本上是相通(有時在連通孔上放置防止灰塵的海棉)的,因此水密線不能阻止空氣的滲透,阻止空氣的滲透任務由*後一道防線-氣密線來完成。
2、單元幕牆防水機理分析
在幕牆表麵,為了運用雨幕原理進行防水,設計上使等壓腔的壓力Pc等於或接近室外壓力Po,即水密線兩側的風壓基本相等,消除或減輕了風壓的作用,使水不通過或很少通過塵密線和水密線進入等壓腔。
在氣密線兩側,縫隙和作用同樣不可避免,要達到不滲漏的目的,則要使水淋不到氣密線,消除滲漏三要素中水的因素,由於通過塵密線和水密線的水很少或冇有,加上合理的組織排水,就冇有水淋到氣密線,氣密線縫隙周圍冇有水,就不會發生滲漏,從而使單元式幕牆對插部位具有良好的防水能力。
單元式幕牆防水的薄弱環節是四個單元的“+”字縫,這是單元式幕牆能否成功防水的關鍵,目前比較成功的解決方案有橫滑式和“+”字交叉密封結構等,這裡不再熬述。
實際工程中出現的“橫鎖”單元幕牆,不得不用“塞棉花團子"打密封膠來解決插芯無法遮住的縫隙,冇有任何排水線路來保證其水密性能,其它性能也不要說了!這種單元幕牆肯定是漏水的!可悲是,很長一段時間,被某大公司作為克敵製勝的法寶,被某些幕牆專家作為應對圓弧幕牆的法寶,忽悠了多少業主!
五、幕牆與牆體連接處漏水
1、幕牆與牆體連接處怎樣處理才能不易漏水
先用1.5mm厚鍍鋅鐵板折角聯接牆體與幕牆,兩瑞均要打膠密封。我們稱之為氣密封板,用薄板是為了便於剪切和折彎,以便適應現場變化。外麵再做鋁板封邊。裡麵內裝處理。
2、一道防水防不住,兩道防水才**,三道防水要考慮。
六、小結
導致幕牆滲水與漏水的基本條件有三個:有孔隙存在;有水的存在;有滲水裂縫的壓力差存在。
消除一個或更多的這些基本條件是防治水滲漏的途徑:一是儘量減少孔隙;二是遮擋雨水,使之儘量不浸濕縫隙;三是減少被浸濕縫隙處的風壓差。
1.設計時首先考慮幕牆防水裝置設計構造,運用等壓原理",在幕牆鋁型材上設置等壓腔和特彆壓力引入孔,這樣,等壓腔內部壓力通過特彆壓力引入孔與外部壓力平衡,將壓力差移至接觸不到雨水的室內一側,於是有水處冇有風壓力差而有壓差的部位又冇有水,達到防止外部水利用壓力差滲入幕牆的目的,這是積極防水的措施。
2.在幕牆鋁型材上開設流向室外的泄水小孔,把通過細小縫隙進入幕牆內部的水收集排出幕牆外,同時排去玻璃、鋁型材與鋁扣條之間的等壓腔內的少量積水,這是行之有效的治水方法之一。
3.設計時也可以考慮在玻璃幕牆上設置收集管道和排水管道,將滲入裂隙進入幕牆內部的水收集在一起,通過排水管道通暢地排往室內某一指定的排水孔,這是另一種可靠的治水措施。
4.選用上等結構矽酮密封膠、耐候矽酮密封膠、牆邊膠,而且要加強檢驗,防止過期使用。選用上等浮法玻璃,玻璃必須經邊緣處理,玻璃規格尺寸誤差符合標準要求。
5.注意控製密封膠的使用環境,嚴禁下雨天露天進行耐候矽酮密封膠施工。結構膠的施工車間要求清潔無塵土,室內溫度不宜高於27℃(不同品牌的結構膠其使用性能不同,對室內溫度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相對濕度不宜低於50%。
6.結構矽酮密封膠、耐候矽酮密封膠、牆邊膠注膠前,應先將鋁框、玻璃或縫隙上的塵埃、油漬、鬆散物和其他臟物**乾淨,注膠後應嵌填密實、表麵平整,加強養護,防止手摸、水衝等。
7.按規範要求,玻璃幕牆施工過程中應分層進行抗雨水滲漏性能檢查,以便修補,中間控製幕牆質量。
8.玻璃幕牆的質量檢查,分隱蔽驗收和工程驗收兩類。隱蔽驗收是在鋁型材框架安裝完畢後進行,主要檢驗連接鋼碼的牢固**程度,檢驗幕牆與主體結構的間隙節點安裝、伸縮縫安裝等。工程驗收在玻璃幕牆工程完工後進行,為玻璃幕牆的竣工驗收,是分項工程的中間驗收。
9.開啟窗應認真檢查是否達到密封程度,配件是否材質優良、功能可靠,開啟、關閉是否靈活。
10.清潔幕牆時,采用大樓自身的擦窗機。如果由專業清潔公司清潔,必須有詳細的施工組織方案,不能對幕牆有任何損壞。
11.完善竣工驗收資料,移交給有關部門,使用單位應根據使用說明書及時製訂幕牆的保養、維修計劃與製度。
以上幕牆防漏水經驗是通過我們全體幕牆安裝人員多次的試驗和設計改進,*終通過各方麵的認可和達到各項性能等級的要求,是我們在幕牆工程防漏水方麵寶貴的成功經驗。